铝合金铸造常见缺陷与对策
铝合金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其对策如下:
欠铸(浇不足、轮廓不清、边角残缺):
形成原因:铝液流动性不强,液中含气量高,氧化皮较多;浇铸系统不良,浇口截面太小;排气条件不良,涂料过多,模温过高导致型腔气压高使气体不易排出。
防止办法:提高铝液流动性,尤其是精炼和扒渣;适当提高浇温和模温;改进铸件结构,调整厚度余量,设辅助筋通道等;增大浇口截面积;改善排气条件,增设液流槽和排气线,深凹型腔处开设排气塞。
裂纹:
特征:毛坯被破坏或断开,形成细长裂缝,呈不规则线状,有穿透和不穿透两种。冷裂处金属未被氧化,热裂处被氧化。
形成原因:铸件结构不合理,收缩受阻;顶出装置发生偏斜,受力不匀;模温过低或过高;合金中有害元素超标。
防止方法:改进铸件结构,减小壁厚差,增大圆角和圆弧R,设置工艺筋使截面变化平缓;修正模具;调整模温到工作温度,去除倒斜度和不平整现象;控制好铝涂成份。
冷隔:
特征:液流对接或搭接处有痕迹,交接边缘圆滑,在外力作用下有继续发展趋势。
形成原因:液流流动性差;液流分股填充融合不良或流程太长;填充温度太低或排气不良;充型压力不足。
防止方法: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,检查调整合金成份;合理布置溢流槽;提高浇铸速度,改善排气;增大充型压力。
凹陷:
特征:在平滑表面上出现的凹陷部分。
形成原因:铸件结构不合理,局部厚实部位产生热节;合金收缩率大;浇口截面积太小;模温太高。
防止方法:改进铸件结构,壁厚尽量均匀,多用过渡性连接,厚实部位可用镶件消除热节;减小合金收缩率;增大浇口截面积。
流痕和花纹:
特征: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,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无方向性的纹路。
防止方法:改善模具预热均匀性,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。
龟裂纹:
特征: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,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。
形成原因:压铸模腔表面有裂纹;压铸模预热不均匀。
防止方法:检查并修复模具表面裂纹;均匀预热模具。
气泡:
特征: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的隆起表皮下形成的空洞。
形成原因:合金液在压室充满度过低,易产生卷气;模具排气不良;熔液未除气;模温过高导致金属凝固时间不够;脱模剂太多;内浇口开设不良。
防止方法:改小压室直径,提高金属液充满度;延长压射时间,降低阶段压射速度;降低模温,保持热平衡;增设排气槽、溢流槽;调整熔炼工艺进行除气处理;减少脱模剂用量。
拉伤:
特征: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线条状的拉伤痕迹,有一定深度,严重时为整面拉伤。
形成原因:模具型腔表面有损伤;出模方向无斜度或斜度过小;顶出不平衡;模具松动;浇铸温度过高或过低;脱模剂使用效果不好;铝合金成分含铁量低于0.8%;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。
防止方法:修理模具表面损伤;修正斜度,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;调整顶杆,使顶出力平衡;紧固模具;控制合理的浇铸温度和模具温度(180-250℃);更换脱模剂;调整铝合金含铁量;调整冷却时间;修改内浇口,改变铝液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