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至今,曾因巨量投资市场备受关注的环保产业链,一下子却似“霜打了的茄子”。提及悬崖式境遇的缘由,莫过于“受钱所困”。环保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度过难关?日前中共、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或将给出答案。
如果说PPP项目曾一度将环保行业置于资本浪尖,那么2018年以来环保则由此坐了趟“过山车”。
两年前的高杠杆扩张,两年后却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。尤其在2018年,环保行业融资急转直下。“前几年,在国家政策驱动下,环保企业热衷于PPP项目投资,整个行业也被裹挟进来。”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坦言,当前中国环保行业集中度不高、小而分散,尚未形成巨无霸公司,受经济影响和冲击较大。现在放出的环保PPP项目数量依然很多,政府要求涉及环境的项目要用PPP的方式来做,但是,环保企业拿项目的积极性明显在下降。
而项目遇冷,根源在钱和风险。无论是环保PPP项目,还是其他环保项目,很多都会有资金周转困难,甚至面临债务危机,这是环保行业的共性问题。受此前部分环保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的影响,资金市场对环保企业的认可度呈下滑态势,随之而来的还有提升的评估风险等级与愈发艰难的发债难度。资本市场的反应敏锐且无情,一旦遭受质疑,导致黑天鹅事件频发,股价可能迅速崩塌,资本敬而远之。
环保企业融资难直接的反应就是融资成本大幅上升,金融机构对于环保企业和环保项目也更加挑剔。一方面,环保项目近年来在范围与体量上持续扩围,所需资金也开始水涨船高。但另一方面,项目与融资不匹配,融资体系并未建立起来。正如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所言,“PPP本身是一个杠杆业务,亟需资本金和银行贷款,其实规范PPP就意味着此前项目可能会被叫停,致使银行资金中断。”
PPP模式投资期限长且体量较大,环保企业做PPP项目,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项目很常见,这就需要大量垫资。但在国家大力去杠杆,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,一些企业已经与资金充裕的央企、国企洽谈,计划变卖项目资产,甚至是公司股份。银行信贷方面,相比其他行业,环保企业普遍缺少土地、厂房等有形资产,因此对其的抵押质押品可以考虑从有形资产扩展到无形资产。
据报道,环保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为6%左右,而融资成本则已高达8%以上。以融资租赁为例,此前期限一般在3-5年,成本则达到8%-10%,而当时银行表内的融资成本则不到5%。轻者贷款融资利率上浮,融资贵;重者得不到金融机构支持,融资难。同时,重资产模式也意味着可能导致资金链极度紧张,一旦资本逃离,企业背负的风险就更大。相对于国企央企,民营企业在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中风险系数较高,前者贷款融资以基准利率计算,后者要上浮约25%。
对存在融资困局的环保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而言,未来将如何破局呢?好的消息是,就在近日,中共、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其中明确,采取预算预留、消除门槛、评审优惠等手段,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。
完善政策方面,推进环评制度改革,落实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制,将项目环评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。落实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,营造公平、开放、透明的市场环境,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。
拓宽渠道方面,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机制,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,采取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凭证、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等多种方式,支持经营正常、面临暂时流动性紧张的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。探索实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,鼓励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专项基金开展民营企业兼并收购或财务投资。鼓励地方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专业化基金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。
减轻负担方面,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,满足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。加快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,引导担保机构逐步取消反担保,降低担保费率。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,降低融资成本;相关费用无法减免的,由地方财政根据实际制定鼓励降低取费标准的奖补措施。
有理由期待,在创上述新性政策安排下,将有更多绿色资本进入环保产业。2018年的深度调整后,2019年PPP再次迎来春天说明决策层对PPP仍有高度期待。而对整个环保行业来说,这也将是一次并购重组、做强做大的契机。